欢迎光临,新启科技

未来网络直播走向

2017/1/5 19:02:23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16年4月13号和6月1号的两次《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》发布起,许多直播平台相继被查封,在强化监管、倡导自律之下,网络直播该何去何从?是进入“寒冬”还是会迎来“第二春”呢?

易触“红线”: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国内网络直播一般分为两种:网络电视直播,自制内容网络直播;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网络电视直播即各类比赛、文艺活动、综艺节目,这类直播的成熟性和规范性较高,不太容易出现违规情况;自制内容网络直播又称“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”和“实时性质网络直播”,表演性质的有常见的唱歌、模仿、脱口秀及动作表演等多样秀场表演,实时性质的有教育直播、会议直播、活动直播等实时直播;而“自制内容网络直播”因自由性太大,欠缺内容前置审核机制,很多主播无论男女,在法律知识欠缺和高利诱惑的双重影响下,很容易滑入违法违规的境地。
加强管制:  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“直播遭人”事件出现以前,网络直播服务一直处于“真空”状态,各个平台都有的服务都有“插边球”的嫌疑,服务处于“边缘”地带,但是无论是表演性质直播和视听性质直播,恶劣行为愈发的严重,严重地影响到直播行业的受众。对此,必须加强管制。
《网络直播公约》规定:
一、对所有主播进行实名认证;
二、在所有直播房间内添加水印;
三、对所有直播内容进行存储;
四、加强对主播的培训及引导;
五、建立主播黑名单制度;
六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。
未来走向:
           从直播监控力度可以看出,未来直播将走向正规化,比如:推出“当红明星”、“专业人士”通过网络直播技术将分享内容细致化、专业化。同时,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去加强管制,增强主播“自律心”,将直播平台推向正规化和服务至上的道路。
          虽然,从查处名单公布以来,有不少的网络直播平台榜上有名,将受到严厉的处罚,但这仅代表有不少直播平台面临困境,不代表直播步入“寒冬”。因为表演性质的直播只是直播的一种表现形式,而反过来讲,直播内容“严格化”和直播技术“标准化”双重推力下,直播
技术将发挥更大价值,直播未来道路将更加广阔。